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提升专业技能。7月19日,贵州师范学院“印山小青马·息烽日记理论宣讲实践团”在息烽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上午九点,实践团成员来到息烽县永靖镇团圆社区进行宣讲,宣讲团成员讲述了息烽近年来的变化,息烽全县上下坚持践行“两山”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问题,息烽县“颜值”和“气质”得到不断提升,在宣讲团成员的讲解之下,小朋友们也对自己所在社区的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宣讲结束之后,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们手语操《大中国》,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踩着节拍,小朋友们对手语操的动作掌握得越来越游刃有余,跟着小老师的动作一起舞动,整个课堂洋溢着明快欢乐的气氛。同时通过音乐、表情、动作来表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也能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热情。
下午两点,实践团成员秦朝磊在息烽县永阳街道进行以生活垃圾分类的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次宣讲活动增强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不断提高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宣讲后,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挥红色基地的实践育人作用,实践团成员赴息烽县永阳街道开展关于息烽县红色文化普及的情况调研活动。实践团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息烽县永阳街道展开情况调查,并在过程中给孩子和居民讲红色故事,大力弘扬传播红色文化、助力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解了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秦朝磊垃圾分类宣讲

小朋友们填写问卷

小朋友学习手语操

宣讲时小朋友们认真听讲
文/张蔓 王佳佳 图/袁新成 裴晓晓 审核/陆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