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聚力印山·青护 > 正文

 关于招募应届毕业生参加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7-25
浏览:

关于招募应届毕业生参加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

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的通知

各学院团总支:

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促进西部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根据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我省关于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将公开招募志愿者参加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现将招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招募对象

我校普高应届毕业大专生。

二、工作内容

1、西部计划主要工作内容为到基层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2、三支一扶计划主要工作内容为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工作以及其他相关专项工作,服务期为23年。

三、选拔标准

1、具有志愿精神;

2、三年总成绩排名在本院同年级学生总数前70%之内;

3、通过西部计划体检;

4、获得毕业证书并具有真实有效居民身份证;

5、优秀学生干部和有志愿服务经历者优先;

6、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在西部地区者优先;

7、参加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的志愿者应累计有1个月以上基层工作、志愿服务经历或者曾获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担任过各级团学组织主要负责人;

8、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

四、招募工作安排

1、各学院根据名额(见附件)考察报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经历等情况,依据以上选拔标准制定详细的选拔程序方案,自行组织对报名学生开展选拔工作,择优选拔志愿者;

2、各学院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在招募选拔工作中要把审核关、面试关、公示关,切实做到公开招募信息、公开选拔流程、公开录取名单;

3、注重保护好、引导好未被录取的报名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4贵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办于 5 25 前完成网上报名审核;

5各学院 528前完成选拔工作,选拔结果经所在学院党总支负责人审核签字为准,由团总支代表校团委与学生签订责任书;

6、各学院团总支于 529前将学生报名登记表、成绩表的电子档、纸质档交校团委;

7、贵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办于 530对各学院选拔人员进行最终审核;

8、贵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办于 6 4 前完成公示并与志愿者签订招募协议书;

9、贵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办 611前统一组织学生参加体检;

10贵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办 6 13 前报省项目办汇总;

11贵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办 6 20 前向志愿者发放确认通知书;

12、以上时间安排、名额分配等信息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五、政策保障

参照黔党发【20096号文件

六、经费保障(参照以往标准)

1、西部计划(国家项目、省级项目)政策保障

1)志愿者补贴。志愿者服务期间,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生活补贴。生活补贴参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标准,约每月1300元,具体根据服务地具体工资水平而定,具体标准由省项目办与本省财政厅联系后做相关解释。交通补贴按志愿者家庭所在地和服务地之间的实际里程发放,每年发放两次。志愿者的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统一拨付至志愿者所持银行卡中;

2)志愿者保险费用。志愿者保险由全国项目办统保,保费为每人200元;

2、“三支一扶”计划的经费保障参照西部计划执行。

七、招募工作要求

各学院务必高度重视招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这项工作,认真做好应届毕业生的思想引导,精心组织,广泛宣传,依据全国项目办公布的志愿者条件和选拔程序,认真组织推荐,真正将具有奉献精神且品学兼优、自愿到西部基层去工作的优秀志愿者选拔出来,并将此项工作作为我校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贵州师范学院2011年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办公室

联系人:敖永凤    电话:0851-5816611    15186967937  

附件:2012年贵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各学院名额分配表

                            共青团贵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0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2012年贵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三支一扶”

各学院名额分配表

学院

毕业生人数

分配名额

截至515网上报名人数

备注

历史与社会学院

218

22

20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300

30

27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144

15

25

地理与旅游学院

327

33

20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78

28

20

教育科学学院

135

14

9

职业技术学院

192

20

7

外国语学院

156

16

9

经济与政治学院

212

22

17

体育学院

57

6

3

艺术学院

63

7

0

合计

2082

213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