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从2014年开始,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承办地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创青春”每两年举办一次,原有的“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保持不变。从而形成“创青春”与“挑战杯”相对独立、共同促进的赛事和工作格局的“升级版”。与原有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仅有一项赛事相比,“创青春”设立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3项主体赛事以及MBA、移动互联网创业等两项专项赛事。“创青春”还设立了由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3月21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指导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相关部委领导及指导委员会成员,对如何实现“挑战杯”创业大赛的有效升级,大家各抒己见。
完善天使投资机制 培养创新型企业家
成思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非常重要。目前的风险投资大部分是支持后期,支持比较成熟的企业,支持已经快上市的企业,真正支持前期初创企业的总体比例还不高。因此要建立和完善针对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天使投资机制,因为它扶持的是前期的、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
现在很多懂技术的人不懂管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科学家不少,但真正懂管理的不多,真的要去创办企业,成功的就很少,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技术背景又懂管理的人才。我们要通过创业大赛,在完善投资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有经验的企业家和学者的指导,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创新型企业家。
创业大赛必将对大学生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力
林蕙青(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这次团中央牵头举办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必将对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大会组委会的要求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校园发动和组织报名,我们教育部会与团中央等有关部门一道在校园广泛开展大赛宣传,多方动员大学生积极主动参赛,组织教师加强创业指导,遴选出高质量的参赛项目。二是引入创业导师,积极与社会各方合作,把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请进校园,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工作。三是精心筹备大赛,按照大赛进程安排做好大赛各阶段的组织筹备工作。四是做好典型宣传,充分利用教育系统的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地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用典型事例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举办创业大赛是有战略眼光的事情
信长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举办创青春创业大赛,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事情,它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创业,第二有助于发展,中国最缺的是创新、创业,最缺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人才。
国家对就业创业工作始终非常重视,已经把“鼓励创业”写入了就业方针,强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我们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激发创新创业的意识,实际上我们是有潜力的。第二,应当营造一种创新创业的环境,要有一种合适的土壤。第三,提供创业的服务和扶持,不是简单的培训,也不是一包到底,而是给你提供持续的服务。
创业大赛要建立诚信机制
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举办创业大赛,谈谈几个关键词,第一是要倡导诚信,诚信应该是个基础,我们这个创业大赛应该把诚信的大旗举得高一点,建立一个机制。第二,要引导创业大学生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注重创业背后的科学和技术。第三,建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很多开发区、孵化器等,建立一个互动机制把这些资源挖掘出来为创业所用。中国科协还有一些专家资源,可以成立学术委员会和指导机构,对创业项目的进一步转化和深化问题,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创业的学生把项目做深、做大、做强。
让创业者了解创业的艰难才能少走弯路
柳传志(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名誉董事长)
大赛通过成功的社交性的营销宣传,设立创业标杆,凝聚一种向上的追求正气的力量是很重要的。
创业本身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确实得有标杆的力量。但是通过标杆的力量,是要让更多想创业的大学生明白,创业第一把摔倒了是绝大多数,一把就成功的是极少数,要把创业困难和道路讲得更清楚,这样就会有更好的引导作用,才能少走弯路。你一开始不可能拿到天使投资,如果是用家里活命的钱去创业,还是要慎重,因为失败了真的就给家里带来了麻烦。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完了之后还可以接着来,或者即使初次创业的钱打了水漂,但自身确实得到历练,一年的创业经历可以抵上十年的打工经历,创业不成功再去工作也会使你的工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为今后东山再起创造新的条件。
尽早培育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
邓峰(北极光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
我自己是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者,也可能是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创业者,是1985年开始创业的。早期的一些创业计划大赛偏重纸上谈兵,不强调社会责任感,更多的是商业性,“创青春”强调了实践和社会责任感,对培养人才特别是新世纪人才的创新力、领导力会很重要。
成功的创业竞赛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怎么去开办一个公司,而是需要培育怎样的企业家精神,这将是终身受益的,其中包括勇于创新、不怕失败、怎么跟人沟通等等,企业家精神的教育要融到大学的教育中去。从国家层面来说,怎么能够推动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也应该是长期的战略。
前辈们要有放手让年轻人去拼搏的胸襟
刘庆峰(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是1999年从“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开始创业,最早的团队是6个中国科技大学的在校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创业,那个时候中国的语音市场是IBM、微软、英特尔它们在控制,凭什么科大讯飞最后把中国市场抢回了70%的份额,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语音公司,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导师的胸襟,放手让年轻人去创业,让我们在科研中走到最前列。创业大赛就是要倡导这种敢于放手让学生拼搏的精神,倡导像团组织这样善于为大学生创业搭台的精神,还有教育部门要有更好的保障休学创业的机制来鼓励。
创业大赛的导师中有企业界、学术界的还有投资界的,这个意义也特别大,我们当年的创业要不是有郭广昌、梁兴军的投资和联想2001年的投资,我们可能也就失败了。
推进有创业梦想的青年人和拥有技术的科学家更多融合
沈南鹏(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
关于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但技术人员的产业化比较弱。在美国也是一个这样状况,很多技术是教授发明的,但不是教授把这个产品的市场营销最后打通的,恰恰是社会上一批对商业环境非常熟悉的从业人员,他们和教授们的对接在硅谷做的完美无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大赛可以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让一批有创业梦想的青年人和拥有核心技术的科学家有更多的结合和沟通。
在完善天使投资方面,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投资人必须要有相当规模的钱才愿意拿出钱来,进行非常早期的投资,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很多企业家的资源用起来,共担风险,而不仅仅是靠简单的金融手段来驱动投资。当然在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容忍失败的氛围,要看到失败对于创业企业尤其是有技术创新型企业是非常正常的,其实创业本身最大的财富是创业者商业经验、创新意识和创业家精神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