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深化,再深化(我们的“十二五”)    发表时间:2011-11-24 浏览次数:652

2013年05月13日   

改革开放:深化,再深化(我们的“十二五”)

记者 崔鹏 罗艾桦 马跃峰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未来仍需进一步深化。

  “过去五年,我对国家在民生领域的改革印象最为深刻。” 山东平邑县九间棚村党总支书记刘嘉坤代表说,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从新《劳动合同法》使劳动者维权有渠道、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到保障房建设快马加鞭、努力迈向“住有所居”,民生领域的改革捷报频传,可圈可点。

  “十一五”时期,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部制改革等,政府管理体制日益顺畅;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竞争力、控制力明显增强;鼓励民间投资的新老“国三十六条”先后出炉,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财税、金融、市场体系、综合配套等领域改革也纷纷起航。

  对外开放同样成效显著。“十一五”时期,我国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外贸形势一度极为严峻。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千方百计稳外需、保市场、保份额,通过结构调整为稳外需注入新活力,对外贸易在逆境中实现了新发展。与“十五”末期相比,目前我国出口已由世界第三位跃居首位,进口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贸易平衡状况得到改善。

  展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等复杂因素,但根源还在于体制机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正是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代表说,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体制已经总体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一过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然而改革进程并没有完结,而是进入更多触及深层矛盾的“深水区”,更需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改革既要注重顶层设计,又要抓住关键问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协调推进。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才能避免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问题。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加快增长”,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过度工业化、过度重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的模式,已严重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现状亟待改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王义芳代表说,目前我国钢产量突破6亿吨、产能规模接近8亿吨,资源、能源、环境越来越成为制约钢铁产业生存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快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步伐,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收入分配向政府、企业倾斜,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已逼近0.5的红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代表认为,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或经济问题,而是已经和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纠结在一起,正在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今后,必须以工资改革为核心、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再分配环节更加注重公平,做好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等工作,使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越是向前推进,改革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成绩不容否定。深化改革要在关键领域、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

  例如,国家一直鼓励民间投资、发展民营企业,但实际上却依然存在大量垄断;提高劳动所得、增加居民收入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呼吁,但相关方案一直迟迟没有出台。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今后“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山东省济宁市委书记张振川代表说,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决策尤为重要。不仅要听取政府部门的意见,更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科学评估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效应。“在深化环保领域改革中,我们将把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让守法企业受益、违法企业付出沉重代价。”张振川说。

  “以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必须学会在‘深水区’游泳了。”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勇代表说,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一定要继续推进,解决好法治和人治、公平和效率、政府和市场、集权和分权等关系。当然,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无论如何改革,首先都要干好自己手头上的事,大力提升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力。

  现代化必须在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很多代表委员认为,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既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谨慎地选择社会变革方式,既促进积极因素的发展,又避免剧烈的社会冲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成功之路。

上一条:人民日报评论:把握文艺发展的时代使命    发表时间:2011-11-25 浏览次数:498
下一条:共同谱写科学发展壮丽篇章(社论)    发表时间:2011-11-24 浏览次数:501